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技巧 > 正文

华为入选 Gartner®容器管理魔力象限领导者

简介8 月 6 日,Gartner 正式发布 2025《容器管理魔力象限》报告,华为进入领导者象限。我们相信,此次入选得益于华为云对...

8 月 6 日,Gartner 正式发布 2025《容器管理魔力象限》报告,华为进入领导者象限。我们相信,此次入选得益于华为云对云原生 2.0 的深入践行和战略投入,在业界率先发布 CCE Turbo、CCE Autopilot、云容器实例 CCI 以及分布式云原生服务 UCS 等多款创新性容器产品,为用户提供可在公有云、分布式云、混合云、边缘运行大规模可扩展容器负载的最佳云原生基础设施。

华为入选 Gartner®容器管理魔力象限领导者  第1张

华为云在新云原生应用、存量应用容器化、AI 容器、边缘应用以及混合云应用等所有用例中均具有竞争力,尤其是在 AI 容器领域表现尤为突出。

华为云积极参与开源,引领云原生技术生态,作为长期贡献者,参与了 82 个 CNCF 项目,拥有超过 20 个项目管理维护者席位,并获得全球唯一的 CNCF TOC 副主席席位。华为云向 CNCF 捐赠了 KubeEdge、karmada、Volcano、Kuasar,并于 2024 年捐赠了 Kmesh、openGemini、Sermant 等标杆项目。

华为云提供业界最完整的容器产品矩阵,覆盖公有云、分布式云、混合云、边缘等场景,已广泛应用到互联网、金融、制造、交通、电力、汽车等行业,释放无处不在的云原生价值。与此同时,华为云容器服务积极全球化布局,云原生算力爆发性增长,受到全球用户广泛认可,持续帮助客户取得商业成功。

中东中亚 Top 流媒体平台Starzplay借助华为云 CCI 云容器实例实现全新 Serverless 架构升级,在 2024 板球世界杯期间灵活应对百万级的弹性访问需求,并降低 20% 资源成本。

亚太新加坡领先的物流和快递服务公司 Ninja Van基于华为云 CCE 全面实现容器化,打造的云原生 AI 业务架构敏捷高效,业务高峰期 0 中断,订单处理效率提升 40%。

拉美智利三大电力公司之一Chilquinta Energía基于华为云 CCE Turbo 完成了大数据平台的云原生架构数智升级,新平台平均性能提升 90%,推动 Chilquinta 迈向智能化、自动化运营。

非洲尼日利亚领先的综合性电商平台Konga,已基于 CCE Turbo 完成业务全面云原生化,其敏捷弹性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,降低运维负担,有效保障百万月活用户的流畅购物体验。

中国领先的视觉创作平台美图基于 CCE 和昇腾云服务,实现多样化 AI 算力高效调度,支持多样模型/算法部署、推理,保障美图的大规模训练快速迭代,支撑了 2 亿月活用户即时分享生活美好时刻。

华为终端云基于 CCE Turbo 的 Volcano 智能调度和在离线业务混部等能力,CPU 利用率提升 60%,弹性速度提升 4 倍,有效支撑华为商城 Vmall 的 50 倍突发流量冲击,同时也为华为手机的应用市场、花瓣搜索、花瓣支付等业务提供了敏捷高效云原生底座。

面向 AI 时代,云原生 2.0 全面智能化升级,华为云构建智能驱动的全新一代 AI-Native 云原生基础设施。

1)Cloud for AI 方面,CCE 智算集群作为 CloudMatrix384 超节点的云原生基础设施,可提供大规模超节点拓扑感知调度、PD 分离扩缩容、AI 负载感知的弹性伸缩以及容器极速启动等能力,大幅加速 AI 训练和推理,提升 AI 任务运行效率。

2)与此同时,AI 技术也在重塑云服务体验,华为云践行 AI for Cloud,全新发布 CCE Doer,以 AI Agent 方式嵌入容器使用全流程,贯穿智能问答、智能推荐、智能诊断等业务流程,支持 200+关键异常场景诊断,根因定位准确率超过 80%,实现容器集群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。

3)云原生加速向 Serverless 演进,华为云提供 Serverless Kubernetes 集群 CCE Autopilot 和 Serverless 容器实例 CCI 两款 Serverless 容器产品,帮助用户专注于构建应用程序,助力企业加速业务创新。全新发布的通用型(轻享)、鲲鹏通用型两种高性价比 Serverless 容器算力,性价比最高可提升 40%,是企业应对 10 倍潮汐业务的最优弹性方案。

在未来,华为云将继续秉持携手创新、成就共享的理念,深耕云原生领域,帮助全球企业重塑业务模式,加快重塑千行万业,为建设包容、普惠、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注入新动力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来源:Gartner, Magic Quadrant for Container Management, 6 August 2025

免责声明:Gartner 并未在其研究报告中支持任何供应商、产品或服务,也并未建议科技用户只选择该等获最高评分或其它称号的供应商。Gartner 的研究报告含有 Gartner 研究与顾问组织的意见,且该意见不应被视作事实陈述。就该研究报告而言,Gartner 放弃做出所有明示或默示的保证,包括任何有关适销性或某一特定用途适用性的保证。

GARTNER,MAGIC QUADRANT 和 PEER INSIGHTS 是 Gartner, Inc. 和/或其关联公司在美国和国际上的商标,并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在此使用。保留所有权利。

来源:互联网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