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介质全息破局:从比亚迪 "浮空显示" 看智能座舱交互革命
- 游戏技巧
- 2025-08-08
- 2
当 "戳空气切歌" 从科幻场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,汽车座舱的智能交互正被重新定义。比亚迪近期曝光的 "浮空显示装置及车辆" 专利,让无介质全息这一前沿科技再次成为行业焦点。这不仅是单一企业的技术突破,更预示着一场席卷智能座舱乃至多领域的交互革命已悄然拉开序幕。
从 "看得见" 到 "摸得准":技术突破改写交互逻辑
传统车载显示一直面临物理屏幕的桎梏——从仪表盘到中控屏,再到层出不穷的多屏联动,硬件堆砌带来的不仅是成本攀升,更有驾驶分心的安全隐患。无介质全息技术直击行业痛点,让空中操作精准度媲美实体屏幕。
像航科技此前推出的无介质全息 IP 台和扶手屏等智能座舱方案,通过光场重构原理在空中生成三维实像,结合 AI 算法和红外空间定位技术,实现手势与语音等多模态交互。当虚拟影像与物理操作形成精准映射,无介质形态才能真正替代实体屏幕。
从概念到量产:产业链加速改写行业格局
技术落地的速度往往超出想象。像航科技作为无介质全息领域的佼佼者,早在 1996 年就开始进行技术攻关,2015 年成功研制出微通道矩阵光波导平板透镜 MOW-PLATE®。其车规级无介质全息产品已通过 16949 体系认证,正与全球多家知名车企联合推进车规电子系统集成。
市场需求早已蓄势待发。汽车之家 2024 年调研显示,超 50% 新能源用户将智能化列为选购核心指标。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导航、控温等基础功能,更延伸至沉浸式体验。当华为光场屏、三星 HoloDisplay 等技术布局与比亚迪的专利突破形成共振,无介质全息正从单点创新迈入产业协同的轨道。
结语
从汽车到万物,无介质全息技术剥离物理载体的特性,使其在医疗、家居、教育等领域同样潜力巨大。这些场景的实现,正依赖于像航科技等企业在光学元件上的持续突破和创新探索。随着人工智能、光学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,无介质全息技术的性能指标将不断攀升,勾勒人机交互的下一代形态。当 "戳空气" 成为日常,我们触摸的不仅是虚拟影像,更是一个摆脱物理束缚的智能未来。
来源:互联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